關鍵字: 排序:

「芳香日日」 by 江國香織

2012-08-17
 
本日瀏覽:1 | 累積瀏覽:167
facebook plurk twitter


 接連讀了幾本厚重的長篇小說後,決定換個口味,來個輕薄短小的短篇小說吧。選上的,是一本有點年紀的短篇小說集。江國香織寫於 1992 年,時年二十幾歲時的作品,芳香日日。以輕鬆的心情閱讀,卻是讀來溫馨、讀完意猶未盡,很想追問作者:「然後呢?」好想知道各個人物角色之後發生的點點滴滴喔。

 說是短篇小說『集』,其實也就只有兩篇,「芳香日日」和「花糖」。

 先來說說「芳香日日」吧。這一篇的第一人稱主述者,主角,是個兩歲就隨著父母調職(轉勤)到美國去生長的 11 歲男孩,大介。他有個大他很多歲的姊姊,因為爸爸調職時正要面臨高中入學考試,因此晚了幾年,直到 18 歲時才赴美。年紀以及去到美國的時間有著幾年的差異,讓這對姊弟成了強烈的對照組。

 弟弟受美國教育長大,自認是個美國人,但他的膚色髮色卻讓周遭的同學都把他當日本人看,就連稱呼他「日本帥哥」,都會讓他很不爽。借用他對班導師所說的話:「我不是日本人,我不記得日本得一切,也不會說日文。」他已經是所謂的日裔美國人,在國籍認同上有困擾。

 相反的,姊姊唸完高中才去美國,剛到時英文完全不行,經過第一年的辛苦努力後,才換來之後的優異成績。她定義自己是日本人,討厭美國,卻交了個美國男朋友。還念東京伯母家的味噌湯,討厭媽媽美式化的、添加玉米、義大利臘腸的味噌湯。在她眼中,那些「駐在」的日本人太太都太崇美,噁心得受不了。而她媽媽的味噌湯,可能也給她這樣的感覺吧。

 


 不過這篇短篇小說所要著墨的,倒不只是這樣的文化衝擊,而是透過半大不小、正要進入青春期的小男生眼光,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中,觀察其他大人、批判他姊姊的感情世界,同時發展他自己一段稚嫩愛情。好像每個小孩都是這樣,看著大人長大的喔。

 這篇小說中,有幾個片段讓我恨有感覺,忍不住想花點時間記錄下來。或許是因為剛看過『博士の愛した数式』吧,對於棒球相關場面,特別有感覺。大介也去球場看球,他是這麼描述自己進入球場的感覺:

「我最愛棒球場了,只要跑到喘不過氣,腳也快抽筋的時候,再往上跑一點,視野就會頓時豁然開朗,那就是球場最頂端。」

 我不曾去現場看過球賽,但『博士の愛した数式』中也有極為相近的描述。小川洋子以更多的文字篇幅,描寫他們三人緩步走上斜斜的階梯通道過程,直到最後整個球場突然映入眼簾,視野忽然開闊起來的瞬間,是驚喜是讚嘆,更是感動吧,我想。尤其是美國棒球場都那麼巨大,看台更有有幾層,那種震撼度,一定更強烈吧。

 帶大介去看棒球賽的島田先生,是他爸爸的同事,來美已經八年的單身漢。大介感覺不出來他到底愛不愛棒球,誰輸誰贏好像都沒特別反映。我想,島田先生是愛棒球的,只不過他愛的是日本職棒,是家鄉的球隊與球賽。進球場看美國職棒,應該是他一解思鄉之愁的方法吧。為此,人在場內卻沒隨著球賽的戰況而興奮激動,反倒有著淡淡的落寞感,也是能夠理解的。

 


 透過這本小說,我也領教到美國人吃甜點的,ㄟ,可怕方式。大介生日當天剛好是他爸爸每週唯一早歸的日子,媽媽總是會特別賣力的煮很多好菜。寫到餐後甜點,讓我有點期待於這位很會做菜的媽嗎,會端出什麼來。沒想到竟然是香蕉傳,而且只有大介一個人吃。

「我最愛吃香蕉船上擠滿幾乎看不到香蕉和冰淇淋的鮮奶油,然後灑上巧克力碎片和肉桂粉。」

 呃,如果是這樣的飯後甜點,我也寧可向他的家人們那樣,只喝餐後咖啡就好。美式甜點,甜膩呀!看以前的 Hard Rock 餐廳跟現在的 TGIF 餐廳就知道啦。

 帕尼爾太太是在學校餐廳打工幫忙盛裝午餐湯品的老太太。大介因為在大學圖書館巧遇了她,有了午餐時間之外的接觸而熟悉了起來。在大介的描述下,帕尼爾太太真的是個很特別的「老太太」。

「她的手既不乾癟也不臃腫,當然也沒戴戒指。她不像老人,走路健步如飛,所以背影挺帥的。」呵,多希望我老了以後,也能是這樣的老太太。

 BUT!她這把年紀吃冰淇淋甜點的氣勢,未免也太驚人了吧!她請大介吃冰淇淋,自己點了一份特製冰塔,照大介的描述是:「特製冰塔很大一杯,上面除了有很多水果切片和鮮奶油之外,還有三大顆冰淇淋,分別是草莓、桃子跟巧克力。像我這樣愛吃甜食的人,都沒有自信吃得完。」但老太太卻是三兩下就吃個精光。大介目瞪口呆後的感想是「好舒暢的食慾」。這也是個妙喻。

 說到吃,想到一件事。有一回大介說:「『Yammy』是好吃的意思沒錯,不過這是粗話,連我都羞得不敢說出口呢!」

 天哪!這是真的嗎?真是糟糕,我幾乎天天都會聽到有人使用這個字眼,就連我家小姐妹都會像在說繞口令似的唸著「yammy yammy おいしい」呢!是說,這個字眼跟日文的「うまい」一樣,女生最好不要隨便掛在嘴巴上?還是在寫作的當年,1992年是粗話,過了㈰年後的現在已經口語化,不再粗俗了?

 這個故事雖然是以大介的日常生活帶入其他角色,主軸偏重於他對姊姊感情生活的批判,以及自己對青澀戀情的應對,但我卻是對帕尼爾太太特別鍾情。她會去大學圖書館看書,卻從來不借書回家。她說:「我喜歡到圖書館坐坐,只要聽著書本呼吸的聲音就夠了,那是我的興趣。」她形容得多好、多有境界呀!因為書是以樹木做成,所以當然也會呼吸。但大介心裡想的卻是「書本呼吸的聲音呀……感覺會是一種潮濕的霉味。」噗嗤!這就是老太太跟小男孩的差異!

 


 再來說說第二篇「花糖」。這一篇的篇幅較短,又是以許多篇類似極短篇的短文堆砌而成,像拼圖般的逐漸拼湊出完整的樣貌。

 這一篇的主角也是個小學生,也有個大她很多的姊姊,也是通篇都在批判她姊姊的愛情,同時發展自己的愛戀。只不過故事背景在日本,而主角小實愛戀的對象,是她姊姊的前男友。

 因為不爽姊姊拋下交往三年的男友,閃電相親結婚去,更因為不想像媽媽那樣,雖然守在爸爸身邊,但彼此不常講話,每天反反覆覆都只有煮飯、洗碗、打掃家裡和洗衣服,太無聊了,也懷疑那對媽媽而言是最好的嗎?所以她告訴奶奶,她可能不會結婚。

「……突然相親結婚的姊姊,明明已經跟爸爸結婚、卻感覺不出在跟爸爸戀愛的媽媽……我,要為『真實的愛情』而活。」

 這種心情,何となく分かるよね,走過青春期的少女們,多少會瞭吧。也因為是女孩子,對大人感情世界的觀察,似乎比上一篇的大介更細微深入些。姊姊、媽媽的愛情已經讓她很不以為然了,沒想到,奶奶的愛情更讓她驚愕。

 跟奶奶感情很好的絹子奶奶過世後,奶奶哀傷消沈了好一陣子,直到復原、帶著小實去掃墓後,吃著平常會跟絹子阿姨一起去吃的日式甜點時,奶奶才告訴小實,絹子奶奶其實是爺爺的情人,而爺爺就是在絹子家過是的。我不是當事人,也不在場,卻也當場愣住、停格好幾秒。

 奶奶說:「如果真的愛上了一個人,他所做的事,就變得能原諒了。」

 是嗎?奶奶那個年代或許如此,但至少,我沒把握我也能有這般的氣度胸襟。這,會不會有些近似縱容、溺愛?這樣包容的感情,好難懂。

 


 家裡女生們對感情的處理方式已經叫小實夠困惑了,沒想到男生們,姊姊的前男友跟現在的丈夫,更叫她難懂。原來他們認識!原來結婚後姊姊跟姊夫還會去前男友打工的體育用品店買東西,甚至還聯手拗折扣,更難理解的是,前男友一點也不介意耶,看來還頗快樂的。還說什麼因為他們都太瞭解姊姊,也很愛她,更知道姊姊其實最愛的是小實………

 別說是小實混亂了,連我也是越聽越不懂,偏偏又沒繼續寫下去,短篇小說就結束了。啊~~我想知道更多啦!雖然都年近半百了,對於奶奶跟姊姊的愛情,我依然不瞭呀!媽媽的呢?喔,日本很多家庭不都是這種模式嗎?見慣不怪而已。

 至於最後的最後,姊姊前男友以嘴餵咖啡給小實喝的那個舉動(就是小實的初吻獻出去啦),到底意味著什麼呀?引人遐思耶……


回覆文章
    回應  共0頁,0
    最首頁 | 上一頁 | | 下一頁 | 最末頁

帥哥
  • イケメン
  • イケメン
  • i-ke-me-n
關閉
● 即中文的帥哥型男。 ● 語出自日文「イケてる」+「面」,又或者「Men」 * 可以簡單的拼寫成"行けMAN" 行男→型男 * 始於1999年雜誌《egg》的編輯矢野智子說的「イケてるメンズ」的簡稱,而イケてる昰關.........<more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