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「長壽大國」形象,全是硬撐出來的
  • 檢舉
煮婦 黑鑽會員
文章日期:2012-06-27
累積瀏覽:355
本日瀏覽:2
分享: facebook plurk twitter   
 
   
日本厚生勞動省在本月初(6/1)發表了新計算出來的,作為新指標的「健康壽命」,也因此充分揭露出日本這個向來給人「長壽大國」形象的國家,其實那些高齡數字,全是勉強硬撐出來的。



怎麼說呢?這是日本有史以來第一次計算出「健康壽命」,這又是啥意思?WHO 定義,不用接受任何照護、也不是臥病在床、可以生活自理、不受限制的過著健康的日常生活的可能期間,稱之為「健康壽命」。平成 22 年的計算,日本男性的平均健康壽命為 70.42 歲,女性則為 73.62 歲。

但是!另一方面,厚生勞動省也推算,平成 22 年日本的平均壽命為男性 79.64 歲,女性 86.39 歲。



看到了沒,這兩個數字之間有著頗大的差距。算一下,平均壽命與健康壽命之間的差距,男性為 9.22 年,女性為 12.77 年。也就是說,很白話的說,這些差距就是「不健康期間」,是需要有人照護、需要就醫,或是臥病在床行動不自由等等。不論哪一種,都代表著需要支付照護費、醫療費等等。是「健康ではなくても“生かされている”」,即使不健康,生命也被維持延續著。若是這個期間拉長了,所需要的費用當然也隨之擴大。更簡單說,是高齡者生活品質低落不自由,甚至只是維生,而同時社會保險與醫療資源負擔加重。

再換個角度看,日本的「長壽」數字,等於是被醫療與照護系統給勉強硬撐出來的。平均,男性多活了九年多、女性多活了約十三年。卻都是在不健康的狀況下存活。

有醫師指出,平均壽命之所以能夠達到這麼高的數字,是因為飲食上的精進,讓人類可以活得更久。但在此同時,也因為吃太好而帶來糖尿病,需要有更好的醫療技術來處理。也就是吃太飽太好,生病了,然後藉由醫院的精心照料看護等,勉強維持住生命並延續之。而因為就算病人不想活了,醫院還是得設法救活他,這是職責所在。這樣的現況,等於是陷入了惡性循環。
 
為了要提高「健康壽命」,厚生勞動省將目標擺在降低因癌症、腦中風、心臟病等生活習慣病所引發的死亡率,並降低成人的吸煙率。解決了煙害問題後,下一個目標將會是,酒。這些措施,就是為了要脫離上述的惡性循環。



日本厚生勞動省有計畫要改善這個問題,要創造一個在健康狀態下長命的社會環境,但,隨著少子化、高齡化社會的進展,只怕健康與受命之間的差距,未來將會日益擴大。
資料來源:産経新聞

1隻 2隻 3隻 4隻 5隻 招財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