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香道藝術——香木
|
北宋詩人黃庭堅曾寫過一則短箋禮讚香木:
“感格鬼神、清淨心身、能除汙穢、能覺睡眠、靜中成友、塵裏偷閑、多而不厭、寡而為足、久藏不朽、常用無障。”
這就是經由一休和尚宣揚而流播日本香道界的《香十德》。它一方麵證明了中日香文化的親緣關係,一方麵也揭示了兩國對香木喜愛有加的共同原因。
香木主要產於北回歸線和赤道之間的東南亞國家,包括越南、緬甸、泰國、馬來西亞、印尼等地。在日本,有“六國五味”之說。中國嶺南地區也產香。據考證,香港的得名,就是因為三四百年前,這裏轉運和加工東莞的沉香而名聞遐邇,故謂之“香港”。
香木之珍品,貴逾黃金。已故台灣香道家劉良佑先生就曾在新加坡購得一段黃棋楠香料,其價為每公斤18萬美元。這很像書法家對名墨的珍愛。
香木所代表的是一門秘妙深遠的學問,香席所代表的是共感的場、也是自性的良田,而香道自然而然成了一種心靈的美學。在無形無色的香氣中,有的人嗅覺蘇醒,心曠神怡;有的人塵慮盡消,渾然忘我;有的人悟到“四時五行”之理;有的人望見“月照空山,萬籟俱寂”……
英國著名作家吉卜林曾說:“人的嗅覺比視覺、聽覺更能挑動人們細膩的心。”以鼻聞香,以心領會,尺席之間,五感澄明。香道正是要幫助你找到自己被遺忘的“鼻子”,找到屬於你的一個平和的世界。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