晴天娃娃
還記得一休哥裏面那個常常掛在門前的晴天娃娃嗎?
粉可愛,叔不知(大嬸知)“晴天娃娃”其實是源自於中國,在中國,它叫“掃晴娘”,是民間祈禱雨止天晴時掛在屋簷下的剪紙婦人像,以紅紙或綠紙剪成(也有用白紙剪出人,再用紅綠紙剪成衣裳)。她的造型通常是頭上戴花,手裏拿著苕帚, 任務就是掃去陰霾,迎來晴天,以利曬糧、出行。
掛“掃晴娘”的習俗在古時流行於北京、陝西、河南、河北、甘肅、江蘇等地。至少在元代初年就已有這習俗了,元代詩人李俊民就有《掃晴娘》的詩:“卷袖搴裳手持帚,掛向陰空便搖手。”到了明清兩代,掃晴習俗在民間更加盛行,富察敦崇的《燕京歲時記》以及其他描述京中風物的書籍也記載過這風俗。在如今的北方農村偶爾還能見到這個習俗呢。河南至今還有首“掃晴娘止雨歌”:掃晴娘,掃晴娘,三天掃晴啦,給你穿花衣裳,三天掃不晴,紮你的光脊樑。掃晴娘也怪可憐,達不成 任務就沒衣服穿了!據說習俗流傳到日本後,因日本主持祈雨求晴儀式的都是和尚,所以掃晴娘就搖身一變,成了這造型!後來又有了別名叫“晴天娃娃”。
晴天娃娃的歌謠和我們的“掃晴娘止雨歌”竟也有異曲同工之妙
晴天娃娃,晴天娃娃,但願明天是個好天氣。如果是這樣,就給你個金鈴鐺。
晴天娃娃,晴天娃娃,但願明天是個好天氣。如果是這樣,就給你美味的酒。
晴天娃娃,晴天娃娃,但願明天是個好天氣。如果不這樣,就把你的頭割下。
中日兩國晴天娃娃區別
中國-掃晴娘常以布頭或剪紙的形式製作成娃娃形象,一手拿帚,頭上剪成蓮花狀。
日本-掃晴娘以方型手帕包裹乒乓球或 棉團,再在圓團上繪畫五官。
療傷系鼻祖TOMY太陽公仔 晴天娃娃
這麼可耐的娃娃,無論誰都會心動呢!療傷系鼻祖TOMY太陽公仔 晴天娃娃 絕對是個愛環保的好娃娃,不使用電池的。娃娃背後有太陽能板,頭上有吸盤,可以隨意吸附在玻璃窗上等,只要有光的地方娃娃就會搖動那個可愛的大腦袋晃乃晃去~~
心情不好的時候,在心裏也掛上“掃晴娘”吧!讓她掃去烏雲一般的貪念、憎恨、煩惱、憂慮,讓晴空的湛朗和暖意,永遠停留在我們的心田。天氣變化是人所無法預料和控制的,而每個人的心情是可以改變的,希望每個人心中都有個晴天娃娃。
商品特點
無需電池,太陽光、普通光線、臺燈,只要有光線照射到它背後的太陽能板,它就會搖動它那超級可愛的圓腦袋;)
放在屋裏,吸在窗戶上
面向窗外,跟外面的小鳥打個招呼吧
放在書架或是電腦桌上,讓它靜靜的陪著你工作或者學習
吸在汽車的前擋風玻璃上也不錯哦,不過你最好專心開車不要一直盯著它啦…
|